新时代专利导航的理论构建与实践路径
面议
江苏-苏州市
有效期长期有效
产品详情推荐
产品属性
业务类型
申请
知识产权类型
专利版权申请
专利版权申请地区
国内专利版权申请
所有参数

原文刊载于《知识产权》2020年第4期,第16-31页。转载请注明出处。因篇幅较长,故注释从略,完整原文见《知识产权》纸质版。


内容提要:当前,专利导航已进入国家宏观政策及规划的决策视野,应用价值巨大,社会影响力和关注度持续提高。审视已开展的专利导航项目实践发现,过于注重操作规范,对理论机理的丰富和发展不足,导致现有专利导航项目实施中存在若干具有共性的盲区或误区,亟待对专利导航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等进行理性审视和深度思考。在澄清专利导航基本概念、内涵和作用机理的基础上,详细阐述区域规划类、产业规划类和创新主体类等主要类型专利导航的工作基本流程和实务操作要点,为项目实施方有的放矢地开展专利导航实践提供行动指南和理论支撑。未来,应加快建立以大数据为支撑的系统化的专利导航工作架构,适时丰富和完善基础理论和导航理念,优化工作机制,加强专利导航机制与创新决策机制的有机融合,充分发挥专利导航对产业技术创新的引领支撑作用,为我国产业真正走出一条自主可控的创新发展之路提供保障。

关 键 词:专利导航 理论构建 作用机理 工作流程 实践路径

引言

专利导航理论自2013年初创立至今,在短短八年的产业技术创新实践中展现了巨大的应用价值。八年来,在国家知识产权局的积极推动下,专利导航工作及其理念逐步嵌入我国产业和技术创新的实践中,不仅被企业和科研院所肯定和认同,而且被地方各级政府乃至中央政府所接受。正是基于其蓬勃的生命力、广泛的适用性、强大的实证力和独特的应用价值,专利导航日益成为我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知识产权强国建设中一项极具战略意义的重要举措。

可以预见,已经嵌入我国产业技术创新实践的专利导航必将在中国新时代创新驱动发展的恢弘实践中尽显锋芒。为此,站在新时代深化中国创新发展的新起点上,重新理性审视和思考专利导航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及演进,研磨其锋,砥砺其芒,正当其时,十分必要。

一、专利导航的实施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自专利导航在我国诞生以来,其推广应用的总体路径基本上属于“自上而下”的实施推进模式。这一方面与我国广大企业及科研院所对于专利数据信息的深度利用普遍缺乏认识和基础有关;另一方面,也是我国知识产权制度建立以来“植入——自上而下推广——渐进自我发展”模式的延续和再现。

政府有关部门对专利导航的推广实施主要从公共政策和实务操作两个层面进行。在公共政策层面,专利导航可谓国家知识产权局八年来常抓不懈的一项重要工作,自2013年至今,每年均有纳入了专利导航推进举措的相关政策规划制定发布;近年来,专利导航工作日益受到国务院的关注,尤其是在2020年1月,被国务院办公厅作为第三批支持创新的改革举措面向全国推广。

(一)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专利导航对产业创新发展的引领支撑作用

公共政策层面,我国对专利导航自上而下推广力度和广度不断加大。2013年至2014年,政府有关公共政策对专利导航的着力重点在于推动专利导航工作的试点探索。2013年3月,专利导航首次被列入年度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推进计划,要求选择若干重点产业开展专利导航产业发展和专利布局的试点。彼时专利导航才刚诞生,进行试点意在探索专利导航的实操方法,求证专利导航是否具备进一步完善和推广的价值。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当时的专利导航尚属一项全新的事物,及时得到了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大力支持,充分体现了决策者前瞻的眼光和敏锐的洞察力。2014年4月,专利导航继续被列入当年的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推进计划,计划要求加快实施专利导航试点工程,探索建立专利分析与产业运行决策深度融合的工作机制。这一举措的意图,一方面在于强化知识产权政策与产业、区域政策的衔接,另一方面在于促使专利导航通过试点工程的实施,得到进一步检验和完善。

2015年至2016年,政府有关公共政策对专利导航的着力重点在于推动建立专利导航工作机制。2015年1月多部门联合发布的《深入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要求建立运行高效、支撑有力的专利导航产业发展工作机制,以促进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发展;《2015年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推进计划》进一步明确要求,要积极探索在国家重大规划、地方区域规划、产业专项规划等制定过程中引入专利导航工作机制。这表明,专利导航在经过两年的试点探索后,相关政府部门对专利导航的应用价值给予了肯定,初步形成了将专利导航应用于区域规划、产业规划乃至国家重大规划制定工作的理论自信。需要特别强调的是,2015年12月,专利导航首次被纳入国务院文件,《国务院关于新形势下加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要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重点领域,建立专利导航产业发展工作机制;翌年,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进一步要求推动建立和完善专利导航产业发展工作机制。这表明,专利导航工作不仅开始成为中央政府通盘部署中可供选择的政策举措,而且已开始成为中央政府层面积极推动实施的政策举措。

2017年至2019年间,政府有关公共政策开始将专利导航作为促进产业升级的重点举措,并积极引导构建专利导航工作体系。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的《2017年全国专利事业发展战略推进计划》将深入开展专利导航作为专利引领产业升级的重点举措予以部署,并引导搭建专利导航工作体系。《2017年深入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 加快建设知识产权强国推进计划》要求构建专利导航工作体系,并将专利导航作为强化知识产权信息利用和专利创造运用的具体举措。2018年推进计划则强调完善专利导航业务指导和项目评价、开展专利导航试点工程总结评估。可见,这一阶段的重点是专利导航工作的体系化建设。

2020年起,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广第三批支持创新相关改革举措的通知》为标志,专利导航实质性地跳出了知识产权圈,不再仅仅单纯地服务于知识产权自身的事业发展。在前述文件中,国务院办公厅将以产业数据、专利数据为基础的新兴产业专利导航决策机制作为支持创新的第三批20项改革举措之一,面向全国或8个改革试验区推广,以促进科技管理体制的创新。值得关注的是,教育部、科技部以及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等部委分别于今年2月、3月发布的政策文件,要求在高等学校、中央企业的科技成果转化运用、知识产权工作高质量发展等工作中纳入了专利导航的内容和要求。这充分表明,专利导航得到更多部门的认可和接纳,其社会影响力和社会关注度已经有了长足的提高。可以预见,未来,专利导航必将对中国社会经济技术发展发挥更加显著的作用。

(二)各级政府积极部署推进专利导航项目实施

实务操作层面,我国积极探索普及和推广专利导航项目及工作规范,对专利导航自上而下推广力度和广度不断加大。自2013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启动专利导航工作以来,在原专利管理司和知识产权运用促进司的推动下,我国已经围绕专利导航工作建立起由国家知识产权局统筹协调、引导规范,省市级知识产权局推广带动、具体实施的项目实施联动工作机制。

依据各年度相关政策文件对专利导航工作的部署,国家知识产权局各有关职能部门积极探索普及和推广专利导航项目及工作规范,全方位推进专利导航融入产业、企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原专利管理司积极总结专利导航项目实践经验,以拓展专利导航工作的深度和广度。2015年7月、2016年12月,国家知识产权局先后发布了《产业规划类专利导航项目实施导则(暂行)》《企业经营类专利导航项目实施导则(暂行)》,为开展产业规划类专利导航和企业运营类专利导航提供基础规范和方法指导。原保护协调司组织编制形成《以知识产权为核心的资源配置导向目录:理论、方法与应用》《知识产权区域布局试点工作管理办法》等区域布局指导书籍和应用工具,构建区域布局试点工作推进指导体系。2017年,为进一步深入实施专利导航试点工程、大力推广实施专利导航项目,满足产业和企业创新发展的多样化需求,原专利管理司推广设立了一批高校、企业和区域范围的国家专利导航项目研究和推广中心,以此为工作节点,探索完善专利导航工作机制、加强专利导航理论和实务研究、推动专利导航项目推广与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有效衔接、加大专利导航专业化人才培养力度等。201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后,重新组建的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运用促进司除承担原有的产业、企业领域专利导航以外,还整合了原保护协调司的知识产权分析评议和区域布局等相关工作,实现了专利导航工作中区域、产业、企业各层面对象的集中统一管理。

在国家知识产权局和省级知识产权局的推广带动下,专利导航的项目实践日益丰富。2013年、2016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分两批批复确立8个和9个国家专利导航产业发展实验区,组织开展专利导航试点验收,设计并开发面向各专利导航产业发展实验区的专利导航服务平台,构建知识产权导航的实施和示范载体。同时,国家知识产权局还在国家专利协同运用试点单位、国家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园区、国家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考核中,明确提出对专利导航项目的实施要求,并针对产业发展实验区、协同运用试点单位、专利运营试点企业分类开展专项总结。此外,还在每年已完成的备案项目中遴选一批企业运营类专利导航示范项目,不仅大力宣传,而且给予相关政策支持。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我国已累计在17个园区、13个行业协会和115家企业实施了专利导航项目323个,实现对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国家战略性新兴领域的全覆盖。

(三)我国专利导航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专利导航在各级政府主管部门的支持和推动下,逐渐进入国家宏观政策及规划的决策视野,社会关注度空前提升。但重新审视其项目实践状况后,我们不难发现,无论是公共政策还是实务操作层面的专利导航均过于注重操作规范,对理论机理的丰富和发展不足,导致一些项目管理方和实施方尚未对专利导航形成全面、深入、准确的认识和把握,仅仅知道要做哪些操作,但对于为什么要做这些操作,其意图、作用和操作关键是什么等问题,知之不多,知之不全,知之不深。其结果往往是相关项目做成“夹生饭”,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导航项目成果有其形、无其魂,未能有效体现和彰显专利导航的精神和价值,导致有关方面和企业认为专利导航成果不接地,不能有效解决实际问题,进而对专利导航工作形成误解,甚至产生质疑。

在专利导航的具体实施上,一些承担专利导航项目的实施者则往往存在若干具有共性的盲区或误区。

1.简单将专利导航等同于专利分析

一些专利导航项目实施者认为,专利导航和专利分析是一回事,不过是穿了一个“马甲”而已,没有必要研究把握专利导航的特点及其与专利分析的区别。诚然,专利导航离不开各种专利分析模块的支持,但这并不表明我们可以把专利导航与专利分析简单等同。简单等同只能导致“新瓶装旧酒”,以传统的专利分析来试图解决专利导航要解决的问题,难免力有不及。

2.简单套用专利导航实施导则和分析模型,未根据专利导航对象的实际来进行针对性设计和分析

专利导航实施导则和分析模型制定发布的原意是对专利导航的实施操作进行相对标准化的规范,以保证专利导航项目总体上能够达到基本的质量要求。然而,这一立意本善的举措,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却往往不同程度地发生了偏离。一些专利导航项目实施者往往怠于深度了解专利导航对象的具体情况和特点,怠于深度思考专利导航理论的灵活运用以及导航项目研究的定向设计和调整,即机械套用专利导航实施导则和分析模型,直接导致专利导航项目面临削足适履的风险。由此所形成的专利导航项目成果难以接地也就在所难免。

3.以单纯满足专利导航规范性文件的实施要求为指挥棒,“拨,则动;不拨,则不动”

实践中,一些专利导航项目的实施者往往以满足相关文件的实施要求为最高标准。政策文件若有明确要求的,即照做;若没有明确要求的,即不做。由于政策文件的基本特点是原则性与灵活性的有机统一,对于作为政策底线和边界的基本原则,作出明确的要求;对于实践中可以灵活发挥和把握的内容,则予以留白,留出允许自由发挥的空间。就专利导航相关规范性文件的要求而言,属于对专利导航工作的基本要求。这就意味着专利导航项目实施者不但应当做好文件规定的“必选动作”,而且应当做好基于导航项目对象特点和产业实际的“自选动作”。而要做好“自选动作”,则又依赖于对专利导航理论的深刻理解和掌握。

可见,进一步澄清专利导航的基本概念、内涵和作用机理,对于克服前述问题和不足而言,十分关键。

二、专利导航的基本概念和作用机理

作为在我国迅猛发展的专利分析和技术创新实践中产生并总结形成的一种原创理论,专利导航没有国外的现成理论和经验可供参考。无论是理论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还是实践中问题和不足的解决与克服,都需要我们以再次创新的勇气回归专利导航的“初心”,对专利导航的概念、内涵、机理等进行理性审视和深度思考。

(一)专利导航的基本概念

对专利导航内涵的系统性阐述最早见于本文第一作者研究团队2013年3月出版的《专利导航产业和区域经济发展实务》一书,这也是国家知识产权局近年推行实施的专利导航试点工程所依据的理论基础。由于彼时专利导航理论刚刚呱呱坠地,关注重点主要是专利导航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故而未对专利导航的概念和内涵进行专门梳理和界定。2013年10月,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贺化就专利导航发表专题文章,首次就专利导航的意图、目标、原则、功能、任务进行公开阐述。此后,专利导航试点示范工作渐次展开,官方制定的专利导航导则、指南成为实施推广过程中的主要依据。如前所述,此前专利导航实践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和不足与项目实施者对专利导航理解不全、不准、不透关联密切,归根结底,其实质首先是没有解决究竟什么是专利导航的问题。

就什么是专利导航的问题而言,这个问题的回答需要追本溯源,回归专利导航理论创立的背景和初衷。从本文第一作者研究团队2011年至2012年间创立专利导航基本理论的研究过程所处的背景来看,背景之一是全球专利技术密集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知识产权竞争日趋激烈,我国相关产业面临的风险和压力日益加大;背景之二是我国产业的进一步发展越来越依靠创新驱动,产业发展决策对于科学**的研究分析支撑的要求愈加迫切;背景之三是其时研究团队已经具备了较高的专利分析能力,储备了丰富的专利分析和预警实战经验,分析能力基础已经夯实。正是基于前述背景,催生了专利导航。专利导航新生伊始,其发展初衷即聚焦于产业的创新发展,通过客观的专利数据和严谨的专利分析,为产业技术创新发展决策洞悉竞争全景、洞悉发展趋势、洞悉风险隐患、洞悉对手伙伴,提供理性、中立、客观、实证的分析研判支持。

因此,就专利导航的基本概念而言,我们认为,专利导航是一种运用产业、技术、市场、专利等多维度大数据,对特定研究对象在相关领域所面临的产业、专利、技术竞争进行结构化分析,为其实现创新发展和核心竞争力提升提供决策支撑和发展路径指引的研究范式。

具体而言,专利导航通过对特定研究对象在相关领域面临的国际国内专利技术发展趋势及竞争全景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帮助其明晰自身在产业链、技术链、创新链中所处的发展定位及优劣势,前瞻识别研判可能的发展风险及挑战,明确未来发展方向及可能的发展路径,为其制定发展规划、支撑创新决策、引领技术研发、优化成果保护、获取竞争优势等提供专利视角下的策略举措支持。其中,特定研究对象目前主要是指特定区域、特定产业和特定创新主体;特定区域可以是行政区,也可以是产业园区,还可以是松散的产业集聚区等;特定产业主要是指工业,尤其是制造业中的技术、专利密集型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等;特定创新主体包括企业和从事创新活动的高校、科研院所等;相关领域可以是某一具体的技术领域,也可以是某一特定产品。

(二)专利导航的方法、内容与分类

作为一项根植于创新发展、服务于创新发展的工作,专利导航具有丰富的内涵。

第一,在研究方法上,专利导航以专利大数据分析为依托,综合运用专利情报分析、产业竞争分析和市场价值分析手段,结合产业、技术、市场及龙头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等多维度情报研究分析,按照“全景分析——方向识别——定位研究——风险预判——路线图绘制”的基本思路,结合服务对象需求,全面、深入而有针对性地进行综合性情报研究和挖掘分析的方法。

第二,在研究内容上,专利导航采取面、线、点相结合的方式,覆盖了产业技术创新发展的全景、方向、定位、风险和路线图等。其主要包括五个方面:一是发展全景分析,分析特定区域、特定产业、特定创新主体在相关领域面临的国际国内专利技术发展形势和竞争全景;二是发展方向分析,分析特定产业技术领域的发展趋势和方向及可能的发展路径;三是发展定位分析,分析特定区域、特定产业、特定创新主体在相关领域的专利和技术储备、优劣势及实力定位;四是发展风险分析,进行各种发展路径的专利技术壁垒和风险的筛查、识别、研判及权衡;五是发展路线图分析,重点进行特定区域、特定产业、特定创新主体在相关领域可能的发展方向研判及配套策略、举措、路线图的设计等。

第三,在导航分类上,专利导航可以依据研究对象的不同,分为面向区域层面开展的区域规划类专利导航、面向特定产业层面开展的产业规划类专利导航以及面向企业和科研院所等特定创新主体开展的创新主体类专利导航三大类。这三类专利导航相互支撑、互为补充,是业界目前普遍公认的三种主要专利导航类型。此外,依据应用场景的不同,专利导航还可以分为研发立项类专利导航、标准运用类专利导航、人才管理类专利导航等应用型专利导航。随着今后专利导航工作实践的深入扩展,专利导航的应用类型将进一步丰富。

(三)专利导航的作用机理

专利导航脱胎于国家知识产权局多年持续开展的专利分析和预警项目实务,是浓缩了上百个重点产业重大技术专利分析和预警项目实战经验的智慧结晶。因此,专利导航的作用机理天然与专利分析、专利大数据的特点紧密关联。无论是完善专利导航理论,还是优化专利导航实践,均需要深度理解和把握专利导航赖以发挥导航功能的底层基础作用机理。本文认为,支撑专利导航发挥其导航功能的基本作用机理主要体现为如下方面。

一是基于专利与市场利益驱动之间的紧密关联,专利导航具有客观反映专利权利主体市场意图的基本作用。准确了解和把握竞争对手的真实市场意图,对于市场主体参与市场竞争并争取市场竞争的主动乃至胜利来说,非常关键,却又存在很多困难。尤其是竞争对手为掩盖其真实意图,往往在宣传中“故布疑阵”,真中有假,假中有真,难以识别。由于世界各国专利制度建立的初衷在于通过赋予专利权利主体一定期限内的专有利益,来鼓励其积极投入技术创新,这就促使专利申请人在提交专利申请时,相关申请是否可能带来市场利益将不可避免成为其决策一大的考量因素。借此,专利导航可以客观、贴近真实地反映相关产业主要的市场主体和创新主体的市场意图。

二是基于专利与产业技术体系之间的映射关系,专利导航具有客观再现产业专利技术竞争格局的基本作用。了解产业专利技术竞争格局,是市场主体准确判断竞争形势,并有针对性地采取应对举措的重要基础。由于产业技术竞争格局往往涉及面广,充分收集相关竞争信息、全面理解产业技术竞争格局并不容易,而且往往被自我局限在自身所处的一个狭小领域范围内,进而可能产生偏见和误判。然而,在全球专利大数据的有力支撑下,基于绝大多数技术创新成果在专利信息中的完整记载和呈现,专利导航的梳理分析,将能够为导航服务对象客观、全面、准确地厘清和再现相关产业专利技术竞争与合作的基本格局。

三是基于专利对产业技术演进进程的客观记录,专利导航具有回溯产业技术发展路径并预见未来趋势的基本作用。每一件专利申请,都是特定时间点的特定主体在特定技术点上进行研发创新的产物,体现了该主体在这个时间点的技术研发关注点和技术创新的内容及水平;而该主体在一段时间内就该技术主题所提交的专利申请的集合,则体现了其在这一时期内在该技术主题上技术研发演进的方向和重点;进一步,多个主要的创新主体在一段时间内就该技术主题所提交的专利申请的集合,则体现了该细分产业整体上在这一时期内就该技术主题的产业技术研发演进的基本进程和动向。可见,依托专利导航,将可以客观、完整、系统地回溯过去产业技术演进发展的状况并进而合理预见未来一段时期产业技术演进发展的趋势和方向。

四是基于专利文献蕴含的专利、技术、产业、国别、主体等多维信息,专利导航具有将海量多维信息进行整合关联的基本作用。这种整合关联可以是以多维信息解构并解释一维信息,也可以是以一维信息解释说明一维信息,还可以是多维信息之间内在关联的结构和解释。正是由于专利文献融汇多维信息的缘故,专利导航可以有效响应并联通不同方面对零散的多维信息的需求,在从零散到集聚整合的过程中,实现情报信息的有效析出和情报价值的显著提升。

三、主要专利导航类型的工作流程与实践路径

当前,各级政府相关部门重点推广的专利导航主要包括区域规划类专利导航、产业规划类专利导航、创新主体类专利导航。由于这三类专利导航在服务对象、导航目的、导航任务、分析重点以及流程要点等方面均有明显的区别,因此有必要予以分类厘清。

(一)专利导航的基本流程

尽管专利导航工作包括多个种类,但不同种类的专利导航仍然遵循共通的导航分析逻辑和流程。就专利导航共通的基本流程而言,经过重新梳理和研究,我们对具备共通性、适用于不同类型专利导航的基本流程进行了优化重组,主要包括对象摸查、形势分析、定位分析、目标分析、路径分析五个基本流程步骤。

第一步,研究对象基本状况摸查。该步骤旨在全面了解研究对象与技术创新及竞争相关的各方面基本情况,这是开展专利导航分析的基本逻辑起点。只有清晰确定了分析的基点,才能**确定导航分析的技术领域、地域、范围和重点,也才能够有针对性地展开导航分析研究。

第二步,相关产业技术竞争形势分析。该步骤旨在对研究对象所涉及的产业技术领域进行专利技术竞争形势的全景梳理和分析,意在为专利导航分析提供推演研判的“全景沙盘”。这是开展专利导航分析的重要基础和参照系,也是实现“知己知彼”的关键。

第三步,研究对象技术创新状况及定位分析。该步骤旨在将研究对象的技术研发储备、创新人才资源和专利储备等纳入产业技术竞争“全景沙盘”中进行分析研判,客观、准确地确定研究对象所拥有的专利技术的现状和定位,发现和识别研究对象在该产业技术领域的创新发展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这是针对研究对象的全面诊断,是专利导航分析的重要一环。

第四步,研究对象创新发展目标及关键要素分析。该步骤旨在结合研究对象存在的问题、不足以及所处产业技术领域的竞争格局,紧扣研究对象的整体发展战略,分析确定研究对象的发展目标以及响应相关发展诉求的关键要素。这一步骤关乎专利导航分析中导航目标的设定。

第五步,研究对象创新发展路径及方案分析。该步骤旨在为研究对象的创新发展提供发展路径和策略的导航支持。其重点在于针对研究对象的发展目标或发展诉求,通过专利大数据分析以及结合产业数据、市场数据和技术数据等内容的关联分析,为研究对象的创新发展梳理可能的路径、评估潜在的风险、权衡可能的方案。这一步骤是专利导航分析的应用价值所在。

这五个流程步骤作为专利导航项目实施的实体性基本步骤,是专利导航项目实现导航意图的基础性框架保障。仅仅机械地如法炮制、照抄照搬,将大概率折损专利导航项目应有的价值。因此,在专利导航项目实施过程中,有必要深度结合研究对象及其所处产业技术领域的特点,一方面,以前述五个流程步骤为骨干框架,进一步有针对性地优化完善专利导航项目的研究思路;另一方面,对于各流程步骤的具体操作实务,需要在实际操作具体项目时,根据不同项目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操作实务细节的细化展开和优化调整。

(二)区域规划类专利导航

区域规划类专利导航是以各级地方行政区域、产业园区等经济区域、产业集聚区等区域的有关政府部门为服务对象,以专利导航基本方法为依托,围绕特定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布局规划等创新发展的重大问题,对区域内的产业技术创新状况及面临的竞争形势进行全面分析,为其制定区域产业发展规划决策提供导航指引的分析范式。

区域规划类专利导航将推动建立以技术创新为驱动力、以知识产权为战略保障、以导航情报为决策支撑的新型区域产业经济发展机制作为工作导向,通过将专利信息与区域科教资源、产业资源、创新资源等信息的深度融合与分析,着力明确区域产业发展方向,重点聚焦相应的产业布局、技术创新布局、创新资源优化配置、知识产权培育储备与布局等规划建议的研究。这类导航是针对区域内技术创新相关要素资源禀赋、产业转型升级、技术创新能力和发展趋势的全景摸查和指引,其主要目的是对区域宏观层面的规划决策提供决策支撑和研究支持,为区域内产业转型升级、技术创新发展、战略布局规划等提供方向指引。

区域规划类专利导航在实务流程操作中,需要紧扣其导航目的和导航服务对象特点,对导航基本流程步骤进行适应性调整,着重关注如下要点。

1. 在研究对象基本情况摸查步骤中,区域规划类专利导航分析需要重点梳理区域内重点产业、重点企业、重要创新主体,收集区域产业技术相关政策、规划和战略以及了解区域产业发展关键问题等基本情况。

2. 在产业技术竞争形势分析步骤中,区域规划类专利导航分析需要重点做好国际国内相关产业技术发展态势和趋势、龙头企业分布格局、专利技术竞争格局以及相关区域产业技术发展动向的分析。

3. 在研究对象技术创新状况及定位分析步骤中,区域规划类专利导航分析需要重点做好区域产业链结构、技术链结构、专利链结构、创新链结构以及前述结构与产业技术趋势、区域整体战略之间匹配度的分析。

4. 在研究对象创新发展目标及关键要素分析步骤中,区域规划类专利导航分析需要重点从明确区域产业技术结构调整升级的未来发展方向和目标出发,梳理破解相关瓶颈和短板的关键要素。

5. 在研究对象创新发展路径及方案分析步骤中,区域规划类专利导航分析需要重点从促进区域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区域技术创新能力、构建区域内集群优势等视角研究梳理相关路径和方案建议。

实践中,常常根据上述分析范式所提供的分析工具集,结合分析对象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分析角度和维度开展相应分析。如在2013年、2017年连续对东北城市群开展的区域规划类专利导航项目,工作流程就表现为以下五步。

第一步对城市内等重点产业以及重要骨干企业进行梳理,了解到专用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等装备制造行业是东北城市群的支柱产业,每个支柱产业又有若干在全国范围内具有影响力的骨干领军企业。

第二步,对东北城市群专利储备和增长状况进行了全盘摸查,结果发现,东北城市群无论是专利储备的绝对数量、专利密度和高质量专利拥有量均在全国处于落后地位(见图1),专利活动和储备不充分。同时,东北专利资源在技术分布、行业分布乃至空间分布上均呈现加速失衡的态势,表现为传统技术专利储备多、增速快,新兴技术专利储备少、增速慢;重化工业一枝独秀且优势仍在强化;专利地域分布呈现两极化倾向,东北四大副省级城市专利储备和增速远高于其他城市。

第三步,通过构建相应的模型对城市内专利链结构、产业链结构、创新链结构与城市群产业技术趋势、区域整体战略之间的匹配度进行解析,结果显示,城市群创新发展存在着较为明显的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表现为部分产业目标定位与其实际专利活动趋势不匹配、领军骨干企业专利活动与其产业贡献不匹配、发明创造活跃度与其人才基础不匹配等。

第四步,基于分析研判所得出的结论,梳理出制约该城市产业技术结构调整升级的关键要素,即基础单薄、能力不足、人才支撑不够等(见图2)。

第五步,从优化完善城市群创新发展决策机制、整合区域内比较优势资源、**培育知识产权能力、定向集聚高端专业人才等角度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三)产业规划类专利导航

产业规划类专利导航是以产业主管部门或行业机构为服务对象,以专利导航基本方法为依托,围绕特定产业的创新发展布局、产业转型升级等重大问题,对产业技术创新状况及面临的竞争形势进行全面分析,为产业主管部门或行业机构制定产业技术创新发展规划提供导航指引的分析范式。

产业规划类专利导航以专利导航基本方法为依托,紧扣产业与专利嵌合分析的主线,将专利信息与产业政策、技术现状、发展趋势、竞争环境、市场动向等信息深度融合,旨在帮助产业主管部门或行业机构找准产业发展方向、明晰产业定位、优化产业创新资源配置、促进产业技术创新整体质量和效益显著提升的最优路径和最佳解决方案。这类导航是针对特定产业当前创新态势和发展趋势的全景摸查和指引,其主要目的是对产业宏观层面的规划决策和创新资源配置决策提供研究支持,为产业转型升级、创新生态构建、技术创新布局、竞争态势改善等提供方向指引。

产业规划类专利导航在实务流程操作中,需要紧扣其导航目的和导航服务具体对象的特点,对导航基本流程步骤进行适应性调整,着重关注如下要点。

1. 在研究对象基本状况摸查步骤中,产业规划类专利导航分析需要重点梳理产业涉及的技术领域、主要市场区域、重点企业、重要创新主体,收集产业相关政策、规划和战略以及了解产业发展关键问题等基本情况。

2. 在产业技术竞争形势分析步骤中,产业规划类专利导航分析需要以专利数据为基础,结合市场、法律等其他信息,重点做好全球及各主要市场区域产业技术生态和竞争格局、产业关键技术发展趋势、龙头企业分布格局及动向、专利布局竞争重点热点及替代性产业技术路径发展动向的分析。

3. 在研究对象技术创新状况及定位分析步骤中,产业规划类专利导航分析需要重点做好产业链结构、技术链结构、专利链结构、创新链结构以及前述结构与产业技术趋势、产业政策之间匹配度的分析。

4. 在研究对象创新发展目标及关键要素分析步骤中,产业规划类专利导航分析需要在充分调研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实地调研的信息补充,重点明确产业技术未来发展方向和目标,梳理前瞻性技术机遇、破解技术制约瓶颈和技术短板的关键要素。

5. 在研究对象创新发展路径及方案分析步骤中,产业规划类专利导航分析需要重点从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构建产业集群优势、提升产业自主可控边界等视角研究梳理可选路径和优选路径方案建议。

与区域规划类相似,实践中,也常常根据上述分析范式所提供的分析工具集,结合分析对象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分析角度和维度开展相应分析。如在2014年开展的针对数字安防产业开展的产业规划类专利导航项目,工作流程就表现为以下五步。作者简介:陈燕,研究员,孙全亮,研究员, 孙玮,研究员,


免责声明:当前页为 新时代专利导航的理论构建与实践路径产品信息展示页,该页所展示的 新时代专利导航的理论构建与实践路径产品信息及价格等相关信息均有企业自行发布与提供, 新时代专利导航的理论构建与实践路径产品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由店铺所有企业完全负责。世界工厂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亦不涉及用户间因交易而产生的法律关系及法律纠纷,纠纷由会员自行协商解决。

友情提醒:世界工厂网仅作为用户寻找交易对象,就货物和服务的交易进行协商,以及获取各类与贸易相关的服务信息的渠道。为避免产生购买风险,建议您在购买相关产品前务必确认供应商资质及产品质量。过低的价格、夸张的描述、私人银行账户等都有可能是虚假信息,请您谨慎对待,谨防欺诈,对于任何付款行为请您慎重抉择。

投诉方式:fawu@gongchang.com是处理侵权投诉的专用邮箱,在您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请将您真实身份信息及受到侵权的初步证据发送到该邮箱,我们会在5个工作日内给您答复,感谢您对世界工厂网的关注与支持!

苏州广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进入店铺
2009成立时间
66万注册资本
50-99人公司规模
9个资质证书
联系方式 荣誉资质 企业档案

电话13402671757

传真0512-62920895

手机13402671757

QQ2574439638

地址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东环路1580号万宝商业广场608室

发证时间:2016-02-04
发证时间:2018-03-07
发证时间:2015-03-03
发证时间:2014-03-04
发证时间:2013-03-05
发证时间:2015-03-04
工商信息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3205056849200698
成立日期2009年01月20日
组织机构代码684920069
经营状态在业
法定代表人李猛
店铺推荐
全部产品
更新时间:2024-04-04
首页 分类 世界工厂 我的 客服
产品属性
业务类型
申请
知识产权类型
专利版权申请
专利版权申请地区
国内专利版权申请
专利版权类型
专利
专利版权申请人类型
公司
关闭
功能直达
首页
产品二维码
搜索
消息
全站同款
意见反馈
用小程序访问该企业,关注及对接
点击保存二维码,微信扫一扫识别
全部分类
工业品
原材料
消费品
智能制造
人工智能
双碳
新能源汽车
农业畜牧
宠物园艺
商务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