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荷兰设施农业园区:集约化、标准化
2021-02-19  点击:13

荷兰是一个耕地面积和农业人口少的**,却创造了全球9%~10%的农业产值,其马铃薯、蛋类、啤酒、奶酪及番茄等农产品净出口量占据世界第一位,尤其是马铃薯占世界农产品市场的60%以上。

 

荷兰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大的农业成就,与其世界**的设施农业水平密不可分。具体而言,首先,无土栽培技术发达。荷兰的设施农业园区90%以上采取的是无土栽培,普遍采用岩棉作为栽培基质。岩棉与普通土壤相比,能够避免水分流失或渗漏。此外,岩棉中并不含有任何营养成分,便于管理人员在作物不同生长周期调整营养配方,*限度地为作物生长提供合适的水分与养分。

 

其次,循环灌溉技术**。用岩棉作为培养基质,一般需要采取过量灌溉的方式,从而保证基质中养分稳定。岩棉中的栽培营养液回流量一般保持在40%左右,如果任由这些营养成分排放到自然环境中,不但影响生态安全,还会造成水分和养分浪费。为了提高水分和养分的利用率,荷兰设施农业园区一般采取封闭式的灌溉系统,栽培营养液经过消毒后再次回收利用,其水分和养分的循环率达90%以上。

 

第三,作物供水**化。荷兰的设施农业园区针对不同作物研究出适宜其生长周期的供水管理模型。从理论上看,作物吸收水分主要是用来抵消其蒸发,作物的耗水量通常与光照时间成正比。荷兰设施农业园区采取**化的供水控制系统,按照作物的生长周期调整供水量,并且可以在1天时间内按照太阳辐射情况及时调整供水量,既能够保证作物生长的需要,又能够避免过度灌溉造成水资源浪费。

 

第四,雨水收集系统发达。从作物生长的角度看,雨水与地下水、地表水相比,其EC值低、含有的矿物质成分少,是岩棉无土栽培的*水源。

 

为了能够充分利用雨水,荷兰的设施农业园区普遍建立了雨水收集系统,其雨水灌溉占供水灌溉量的50%。当前,在一些花卉农业园区还建立了雨水注入系统,在多雨季节,将多余的雨水注入地下,保存在特定的土层中,以供需要时抽取。应用这一技术既可以节省水资源,还能够有效地中和地下水,提高了地下水的质量。

 

荷兰农业园区建设和温室技术世界知名,国内智慧农业解决方案提供商三润集团拥有荷兰的温室专家和技术,已经成功设计建造众多荷兰技术的温室项目,需要农业园区规划和温室设计搭建的企业及地方政府可以百度一下三润泰克详细了解,更多详情请咨询三润泰克农业顾问。


旺铺:北京三润泰克国际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欢迎光临本店

首页

交谈

电话

一键开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