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成裕烧坊发展历史就是茅台的发家起源
2020-08-12  点击:19

说到白酒,大家肯定会想起茅台,而提起茅台,总会有人想起茅台酒1915年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一摔成名”的典故。那时参赛的酒还不是现在的茅台,是成裕烧坊和荣和烧坊为代表的茅台酒。在1951、1952年仁怀县政fu经过没收、接纳和赎买的办法将成裕烧坊、荣和和恒兴三家茅台镇上规划大的私营烧坊国有化成立茅台酒厂。

茅台的前身是成裕烧坊

在建立贵州茅台酒厂的三家烧坊里,建立早的是华家成裕烧坊,其前史可追溯至清朝同治年间。华家族籍江西,康熙年间入黔经商,依托贩运川盐发家。据华家后人华问渠解放后的口述文章记载,华家初步酿酒始于咸丰举人华联辉。而他造酒的原因,是祖母彭氏想念茅台镇“味醇而香”的好酒。茅台镇原是川盐入黔口岸,华家终年往来于此。

据记载,华联辉字柽坞,江西省临川人,其始祖在康熙末年来贵州经商后定居遵义。华联辉主要经营盐业,开设“永隆裕”盐号,是贵州首屈一指的大盐商。华联辉到茅台之后,这里的烧坊已被夷为平地,于是就买下一块土地,找来旧时的酒师,在原址上建起了作坊,名为“成裕烧房”。

经过几年的酿造和勾兑,终于酿出的酒经彭氏品尝,确定这正是她年轻时喝过的酒,于是中断多年的茅酒生产就这样恢复了。最初约十年间,成裕烧坊酒仅供家庭饮用和馈赠、款待亲友。谁知亲友们交口称赞,求酒者接踵而至,于是,华联辉扩建酒坊,对外营业。

成裕烧坊夺得巴拿马金奖

1882年—1915年,成裕烧坊年产1500—2500公斤,主要销往茅台镇,少量销贵阳,1915年茅台酒荣获巴拿马金奖,加之川黔、川滇、黔桂的公路开通,茅台酒市场扩大,成裕烧坊酒年产增加到15000公斤,产品主销贵阳,包装也有改进。

1918年,贵州省公署对茅台酒巴拿马金奖之争的裁决书

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以成裕烧坊和荣和两家的酒作为名优特产送展,统称“茅台酒”,获奖后成裕烧坊和荣和为国际金奖的所属争执不下,县商无法裁决,官司打到省府;1918年由贵州省公署下文调处:两家均有权使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获奖”字样,奖牌由仁怀县商保存。

1935年,四川成都举行的“西南各省物资展览会”上,“成裕烧坊”获特等奖。

华茅后人扩大酿酒规模

1944年,华联辉之孙华问渠扩大规模,窖酒池从12个增加到18个,1947年,产量达到21600公斤。

1951年—1952年,仁怀县人民政fu将“成裕烧坊”收购并公有化,更名为“贵州省专卖事业公司仁怀茅台酒厂”(即今天的茅台酒厂)。

旺铺:贵州省仁怀市成裕烧坊酒厂有限公司 » 欢迎光临本店

首页

交谈

电话

一键开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