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拉筒制作方法
2020-03-09  点击:66
 背景技术:
在缝制服装时,通常会将装饰衣服用的扁条整条的缝制好再裁剪成小段缝制在服装上。由于每整根扁条都较长,若不采取辅助工具协助缝制的话,生产效率会比较低,而且扁条的质量较差,影响服装的整体美观。如何能在缝制衣服时直接将扁条灵活准确的缝制在服装上,是我们需要研究的方向。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出一种拉筒组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拉筒组件,包括固定于缝纫机操作面板上的针板、拉筒、固定架和扳手,所述固定架为角铁结构,包括一上台面和与之垂直的竖直面,所述竖直面、针板和一扳手通过一螺栓固定,所述竖直面上设有一限位槽,所述扳手上设有一上凸扣,所述上凸扣卡和于限位槽内,通过杠杆原理,在掰动扳手时,所述固定架可相对于针板前后移动,所述上台面上固定有拉筒;所述拉筒后部连接一导入架。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针板上设有供缝纫机缝衣针下落缝纫的落针槽和起固定作用的固定槽,所述落针槽设于所述拉筒前部出料口附近,所述固定槽固定于所述固定架前侧。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限位槽为腰圆结构,其上方开有一豁口,连接固定架和扳手的螺栓杆在腰圆形限位槽内移动,扳手对应限位槽豁口位置的上凸扣陷于豁口内,扳手和上凸扣以螺栓杆为原点,扳手为弧形向下弯折结构,扳手上抬过程中,扳手头部上端的凸扣向右转动,推动限位槽并带动所述固定架整体向右移动。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扳手自由端上侧垂直固定一把手,所述螺栓杆前端螺帽与所述扳手之间夹有垫环。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上台面前端延伸一弯折面,所述上台面与拉筒之间设有一垫板,所述垫板、拉筒和上台面通过固定螺栓连接固定。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拉筒俯视投影为梯形结构,其包括上盖和底板,所述底板两侧与上盖两侧卷起形成两腰处的卷边,经过卷边后的上盖与底板形成一个由进料口到出料口方向逐渐变窄的过料空腔。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上盖上开有一腰圆槽,所述腰圆槽宽度满足缝衣针插入并移动的空间距离。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底板入料口处向外侧下部延伸,所述导入架焊接于延伸端下底面,所述导入架平面与所述底板形成角度为α,其中120°≤α≤160°。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导入架为由铜丝或铁丝往复弯折形成的弯折条。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过料空腔内的底板上部设有导向凸条,所述导向凸条俯视投影为梯形结构,其左右两腰离过料空腔左右两腰的距离逐渐变窄,所述出料口前端延伸出两对称的出料轨道。
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拉筒组件,包括针板、拉筒、固定架和扳手,所述固定架为角铁结构,包括一上台面和与之垂直的竖直面,所述竖直面、针板和一扳手通过一螺栓固定,所述竖直面上设有一限位槽,所述扳手上设有一上凸扣,所述上凸扣卡和于限位槽内,通过杠杆原理,在掰动扳手时,所述固定架可相对于针板前后移动,所述上台面上固定有拉筒;所述拉筒后部连接一导入架。本发明结构简单,通过扳手可以微调拉筒与落针部位的距离,保证缝纫的适合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本发明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扳手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拉筒结构示意图。
针板1,落针槽11,固定槽12,拉筒2,底板21,上盖22,腰圆槽221,导入架23,卷边24,导向凸条25,出料轨道26,固定架3,限位槽31,上台面32,弯折面33,固定螺栓34,垫板4,扳手5,把手51,上凸扣52,垫环 5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4所述的拉筒组件,包括固定于缝纫机操作面板上的针板1、拉筒2、固定架3和扳手5,固定架3为角铁结构,包括一上台面32和与之垂直的竖直面,竖直面、针板1和一扳手5通过一螺栓固定,竖直面上设有一限位槽31,扳手5上设有一上凸扣52,上凸扣卡和于限位槽31内,通过杠杆原理,在掰动扳手5时,固定架3可相对于针板1前后移动,上台面32上固定有拉筒2;拉筒后部连接一导入架23。
旺铺:顺德区容桂信数五金模具加工店 » 欢迎光临本店

首页

交谈

电话

一键开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