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夏季要特别注意奶牛热应激的控制
2019-05-29  点击:81


什么叫做奶牛热应激?

奶牛热应激指奶牛对于不利于生理条件的高温环境产生的非特异性应答的总和,其目的是动员机体的防御机能,以克服高温刺激源的不良作用,保证机体在极端情况下的稳态。

奶牛正常体温为38.5℃左右,适宜的饲养环境温度为10℃~20℃。在该范围内,奶牛不必动用额外的能量去温暖或冷却身体,有利于奶牛*生产性能的发挥。当环境温度超过25℃时便会出现热应激反应,在湿度较高的地区,温度超过23℃时即会出现热应激反应。

如何判断奶牛热应激?

任意选择10头奶牛,测定其直肠温度。如果超过7头奶牛直肠温度高于39.4℃,说明奶牛正处于热应激状态。处于重度热应激状态奶牛,直肠温度可能达到40℃。

测定10头奶牛的呼吸频率。如果其中7头呼吸频率超过80次/min,则意味着奶牛处于重度热应激状态;如果有5头以上呼吸频率超过100次/min,应当采取紧急措施降低热应激对奶牛造成的致命损害。

测定奶牛干物质采食量或产奶量。如果干物质采食量或产奶量降低10%以上,也意味着奶牛处于热应激状态。

奶牛热应激引起的牛奶质量问题

牛奶低酸

低酸成因:

(1)奶牛处于环境温度在25℃~27℃时,奶牛的采食量降低;当环境温度上升到30℃以上,采食量急剧下降;当环境温度达到40℃时,采食量减少60%~80%。热应激时奶牛干物质采食量无法满足奶牛泌乳需要,造成牛乳中有机酸和无机酸的含量下降,导致牛乳酸度下降;

(2)奶牛自身缓解热应激,通过喘气散热,肺通气过度使血浆H2CO3浓度或PaCO2原发性减少,而导致pH值升高;

(3)高温高湿的环境造成牛群隐性乳房炎发病率升高,乳房炎牛乳呈偏碱性未得到隔离,导致牛乳偏碱低酸。

解决措施:

(1)通过牛舍物理降温,水空调+风扇,缓解热应激。

(2)向奶牛日粮中添加过瘤胃脂肪粉或全棉籽,**牧草,目的减少奶牛热增耗,增加奶牛DMI。

(3)调整牧场投料比例,早:中:晚=5:2:3并且夜间补饲。

(4)添加过瘤胃蛋氨酸,保证奶牛日粮氨基酸平衡,避免赖氨酸过多。

牛奶酒精阳性

酒精阳性成因:

(1)由于热应激会引起奶牛体液离子平衡失衡,奶牛为了缓解热应激给自身带来的不适,通过排汗、喘气、代谢等多方面自身调节,导致机体钠离子大量流失、钾离子少量流失、游离钙离子含量增加,钙离子吸附到牛奶微细胶粒表面,并与之结合,中和酪蛋白的电荷,改变了微胶粒间的静电交互作用平衡,造成微胶粒组成的胶体分散系平衡遭到破坏,失去电荷的酪蛋白在酒精的作用下脱水凝结,形成酒精阳性乳;

(2)夏季牧场奶量少,搅拌不均匀,制冷罐上层结冰,导致牛乳中蛋白分子结构稳定性减弱,在酒精的作用下容易脱水凝结,形成酒精阳性乳。

解决措施:

(1)牛舍物理降温,通过水空调+风扇模式;

(2)****牧草(苜蓿、羊草)、另向奶牛日粮中添加过瘤胃脂肪粉和过瘤胃蛋氨酸

(3)适当添加维生素E、C、A,增加氯化钠、氯化钾40~70克/天·头、小苏打100~50克/天·头、氧化镁60~80克/天·头;(4)避免奶牛不必要的人为应激。

牛乳理化指标下降

下降成因:

(1)热应激条件下,奶牛机体温度过高,参与生理生化反应的酶、中间体、蛋白质原变性失活,从而参与合成乳蛋白的氨基酸与蛋白质变少;

(2)奶牛受热应激的影响,日干物质采食量不足,能量相对缺乏。

解决措施:

(1)牛舍物理降温,通过水空调+风扇模式;

(2)缓解热应激中草药添加剂,石膏+甘草+白头翁;

(3)调节精粗比60:40,减少瘤胃发酵产热量,为避免瘤胃酸中毒注意:

a.饲喂**粗料(切短的苜蓿);

b.增加高纤维易发酵消化饲料副产品。如甜菜粕;

c.额外补充缓冲剂(小苏打,氧化镁);

综上所述,夏季引起牛乳质量问题的根源是热应激导致奶牛的日干物质采食量下降,以至于引起的一系列连锁反应。

本文部分内容、数据及图片转自于互联网及相关文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及其他问题请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在**时间予以删除。



旺铺:河北司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欢迎光临本店

首页

交谈

电话

一键开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