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台湾泥鳅苗养殖技术
2016-03-22  点击:12

本鱼苗场大量供应为肇庆乃至广东地区供应大量的优质鱼苗。台湾泥鳅苗在分类学上属于副泥鳅属、大鳞副泥鳅种,具有生长速度快、养殖周期短、日常管理操作容易、产量高、效益好等优点,相比本地泥鳅品种其优势明显,所以近年来台湾泥鳅养殖发展较快。2014年在珠三角该泥鳅养殖面积已超过1万亩,该养殖品种已得到广大泥鳅养殖户以及消费者的认可和好评。2013年笔者开始培育台湾泥鳅苗,现将苗种培育技术总结如下。

一、放养前准备工作

塘口面积 25 亩,东西向、长方形,这样便于投喂、施药和起捕等操作管理。放苗前做好清塘消毒工作。具体做法:每亩水面水深 0.3 米使用生石灰100千克,化水趁热全池泼洒,可以杀灭野杂鱼、水生昆虫、蝌蚪等敌害;除去部分鲜嫩水草;改善池塘水质、底质,利于轮虫休眠体萌发。进排水管道相对独立,做好泥鳅苗种防逃设施的安装维护。池塘清理消毒一般安排在泥鳅幼苗下塘前710天。药物消毒 2 天后每亩水面施入充分发酵的牛粪 300 千克。池塘养殖水质要求清洁无污染,水源为河水或者地下水,经过严格过滤消毒后进入池塘,加水至0.5米深度

二、苗种投放投苗时间:每年的 56 月为当地**的投苗时间。台湾泥鳅水花开口后会生长迅速,选择优质水花苗的标准是:孵化出苗 96 小时以后,鳅苗体色灰黄,苗体健壮活力强,体长不小于 0.45 厘米,且规格一致。一口池塘必须投放同一批苗,这样有利于提高成活率。放养密度:每亩池塘投放水花苗30万~40万尾。池塘消毒后710天适时投放泥鳅水花苗,选择晴天的上午在池塘的四周浅水处投放,阳光强烈时可以投放水草给泥鳅苗遮阳纳凉,不要人为地搅动池水,避免浑水直接接触刚下塘的泥鳅水花苗。长途运输的泥鳅苗在到达塘口时,经过缓苗技术处理后才可以下塘

三、投喂饵料采取肥水的方法可以解决泥鳅水花下塘时的饵料问题,这也是提高台湾泥鳅苗种培育成活率的重要措施之一。池塘通过施入有机肥肥水后,水体内会生出大量轮虫和枝角类、桡足类生物,这些生物都是泥鳅幼苗的天然适口饵料。从泥鳅水花下塘第二天开始,每亩水面使用23千克黄豆磨成的豆浆,分23次全池泼洒投喂,投喂的时间为:上午9:00、下午4:00;或者上午 9:00、下午 2:00 和下午 4:30,同时可以搭配1/3泥鳅开口粉料进行投喂。

四、水质管理培育前期,水质一般比较稳定,水色呈现淡绿色,随着池塘饲料投喂量的增加,水质会逐步富营养化,出现氨氮和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有毒有害物质的超标或严重超标,使养殖的台湾泥鳅出现食欲不振、缺氧浮头以及死亡等。此时可以使用微生物制剂改善水质和池塘底质,加速池塘有机质的分解和转化。通过观察水色判断和预测水质变化,继而采取有效手段化解危机。根据泥鳅生长情况控制投饵量、及时加水换水、适时科学地使用水质改良剂和底质改良剂、定期使用光合细菌、芽孢杆菌等生物制剂是有效解决养殖水体水质恶化的有效途径。

五、病害防治1.气泡病防治方法:①肥水下塘时一定控制好水质的肥度,水质过肥易导致发病。②泥鳅幼苗下塘时要尽量避开闷热天气和阳光直射,**选择凉爽的傍晚或清晨,也可以安排在阴天放苗。③饱食下塘,下塘前集中投喂,饱食后下塘可以有效避免泥鳅幼苗摄食气泡从而有效提高养殖成活率。④加强投喂,在水体天然饵料匮乏时加强投喂人工饵料,减少其主动摄食气体微粒的机会。2.寄生虫病防治方法:①养殖前池塘必须进行彻底消毒清理,杀死寄生虫。②使用有机肥要充分发酵,**与生石灰搅拌后发酵。③原虫病使用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化水泼洒治疗,浓度为0.7/3,也可以使用新型杀虫剂,使用剂量依据产品使用说明。④蠕虫病使用晶体*治疗,浓度为0.30.45/3


旺铺:广州市花都区花东富源水产养殖场 » 欢迎光临本店

首页

交谈

电话

一键开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