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树价格|朴树|朴树小苗种植园
280.00/件
江苏-镇江市
最小起订≥1件
供货总量1000000件
有效期长期有效
产品详情推荐
产品属性
品种
朴树
株高
10
胸径
12
是否移植苗
园林用途
行道树
落叶与否
落叶性
所有参数

产品介绍

朴(pò)树(拉丁学名:Celtis sinensis Pers.)荨麻目落叶乔木;树皮平滑,灰色;一年生枝被密毛。叶互生,叶柄长;叶片革质,宽卵形至狭卵形,先端急尖至渐尖,基部圆形或阔楔形,偏斜,中部以上边缘有浅锯齿,三出脉,上面无毛,下面沿脉及脉腋疏被毛。花杂性(两性花和单性花同株),当年枝的叶腋;核果近球形,红褐色;果柄较叶柄近等长;核果单生或2个并生,近球形,熟时红褐色;果核有穴和突肋。

使用及保养朴树价格

播种繁殖

种子9月成熟。采收后堆放后熟。擦洗取净,阴干砂藏。冬播或湿妙层积到翌年春播。第二年春季可分床培育。培大期问要注意整形修剪,养成干形通直、冠形匀美的大苗。大苗移植要带土,主要害虫有沙朴棉蚜、沙朴木虱,要注意防治。

人工繁殖朴树价格

朴树
朴树通常用播种繁殖。种子9~10月成熟,果实呈红褐色,应及时采收,摊开阴干,去除杂物,与沙土混拌贮藏。次年春季3月播种,播种前要进行种子处理,用木棒敲碎种壳,或用沙子擦伤外种皮,方可播种,这样有利于种子发芽。苗床土壤以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为好,播后覆上一层细土约2厘米厚,再盖以稻草,浇一次透水,约10天后即可开始发芽,俟出苗后,及时揭草。苗期要做好养护管理工作,注意松土、除草、追肥,并适当间苗,当年生苗木可高达30~40厘米。培养朴树盆景用的幼树苗要注意修剪整形,抑顶促侧,控制树苗高生长,促其主干增粗,侧枝生长,以利上盆加工造型。

客户评价

医用价值
根、皮、嫩叶入药有消肿止痛、解毒治热的功效,外敷治水火烫伤;
叶制土农药,可杀红蜘蛛。
【性状】叶多破碎,完整者卵形或卵状椭圆形,长3~10cm,宽1.5~4cm,先端尖,基部偏斜,边缘中上部有浅锯齿,上面无毛,棕褐色,下面叶脉上有少数毛茸或无毛,榨黄色;叶柄长5~10mm,被柔毛。气微,味淡。
【性味】微苦;性凉
【功能主治】清热;凉血;解毒。主漆疮;荨麻疹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捣烂取汁涂敷。[6] 
工业用途
朴树茎皮为造纸和人造棉原料;果实榨油作润滑油;木树坚硬,可供工业用材;茎皮纤维强韧,可作绳索和人造纤维;[1] 
园林用途
朴树是中的行道树品种,主要用于绿化道路,栽植公园小区,景观树等。对二氧化硫、氯气等有毒气体的抗性强。在园林中孤植于草坪或旷地,列植于街道两旁,尤为雄伟壮观,又因其对多种有毒气体抗性较强,较强的吸滞粉尘的能力,常被用于城市及工矿区。并能吸收有害气体,作为街坊、工厂,道路两旁,广场、校园绿化颇为合适。绿化效果体现速度快,移栽成活率高,造价低廉。朴树树冠圆满宽广,树荫浓郁,及农村“四旁”绿化都可用,也是河网区防风固堤树种。

免责声明:当前页为 朴树价格|朴树|朴树小苗种植园产品信息展示页,该页所展示的 朴树价格|朴树|朴树小苗种植园产品信息及价格等相关信息均有企业自行发布与提供, 朴树价格|朴树|朴树小苗种植园产品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由店铺所有企业完全负责。世界工厂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亦不涉及用户间因交易而产生的法律关系及法律纠纷,纠纷由会员自行协商解决。

友情提醒:世界工厂网仅作为用户寻找交易对象,就货物和服务的交易进行协商,以及获取各类与贸易相关的服务信息的渠道。为避免产生购买风险,建议您在购买相关产品前务必确认供应商资质及产品质量。过低的价格、夸张的描述、私人银行账户等都有可能是虚假信息,请您谨慎对待,谨防欺诈,对于任何付款行为请您慎重抉择。

投诉方式:fawu@gongchang.com是处理侵权投诉的专用邮箱,在您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请将您真实身份信息及受到侵权的初步证据发送到该邮箱,我们会在5个工作日内给您答复,感谢您对世界工厂网的关注与支持!

句容市茅山镇凌家园苗业种植基地
进入店铺
100万注册资本
联系方式 企业档案

电话13921558640

手机13921558640

QQ396690136

地址茅山镇永兴村

工商信息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2321183MA1UJ8FA95
成立日期2015年01月27日
组织机构代码MA1UJ8FA9
经营状态存续
法定代表人凌云
店铺推荐
全部产品
更新时间:2019-05-14
产品属性
品种
朴树
株高
10
胸径
12
是否移植苗
园林用途
行道树
落叶与否
落叶性
主干高
5
土球直径
70
高度年生长量
50
胸径年生长量
2
树龄
4
是否古树
栽培环境
露地
树形
特殊造型
主要观赏部位
其他
冠幅
5
地径
15
树型
朴树
新奇创意项目
不报名
生长环境
苗圃
关闭
用小程序访问该企业,关注及对接
点击保存二维码,微信扫一扫识别